阅读历史 |

第150章(1 / 2)

加入书签

“哎呦,那你们可真舍得了,好不容易挣了钱,一下子就都花没了!”

林玉竹无奈笑了笑,“哪舍得啊?我昨晚心疼的半宿没睡着,但也没办法,这钱留在手里总觉得不踏实,买了房子也好,还能看到个影儿,四合院地方大,以后俩孩子结婚也有地方住了。”

“哎呦你这么想也对,那钱存银行看不到摸不到的,的确不踏实。”

一旁的另一个同事听了却道,“可话虽这么说,要是让我一下子花这么多,我可舍不得,那可是两万块啊!够花多少年了!”

之前的同事不同意这个观点,“那不一样,买了四合院可是能住人的,一个四合院十几间房呢,这样的可不好买,就像小林说的,有了这个以后孩子结婚都不用买房了,多好啊!”

林玉竹看着两人的对话没发表意见。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羡慕不已,甭管是两万块还是四合院,都是他们望尘莫及的,要说这些人之前有有些同情她的遭遇,这下也有点嫉妒了。

不过虽然嫉妒,但大家都知道这钱也不是容易得到的,毕竟之前小林丈夫被骂的多惨就不说了,换其他人估计都坚持不下来,只能说,他们过平平淡淡的日子也挺好。

想到这里,不少人那点嫉妒的心思也没了,纷纷和林玉竹说恭喜。

只除了孙玉莲,她都要气死了!

本以为林玉竹丈夫这次是彻底完了,没想到他不仅口碑扭转了,还要在国内出第二本书了,现在还花了两万买了四合院!

真是嫉妒死她了!

怎么这么好的对象就找了林玉竹了呢?

她不就是个子高了点,皮肤白了点,眼睛大了点吗?性格一点都不好,哪里比得上她孙玉莲了?

不行,她不能被比过去,她就不信了,会找不到更好的,到时候一定要把林玉竹给狠狠比下去!

对于孙玉莲的想法,林玉竹不知道,也不在意。

赵言书的《回家》这周起就要在国内正式发行出售了。

因为之前的新闻,发售第一天,买的人就很多。

有的人可能是对之前闹出来这么大新闻的书好奇。

有的是单纯想看看这本书到底写的怎么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国人看。

还有的人是秉持着凑热闹的想法,主打一个你看我也看。

但更多的人还是抱着挑刺的心理,这些人也是之前被报纸上诋毁赵言书的那些人带偏的最严重的,心里暗暗憋了一口气,发誓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把书里不好的内容全都找出来,来证明他们没猜错。

总之,不管抱着什么心理,在这本书销售当天,买的人就特别多,还有的书店需要排队才能买到。

几乎一上架就被一抢而空,来晚了的都买不到。

林玉竹单位的同事有些好奇的也去买了,但没有一个抢到的,回来就和她说了书店的盛况。

林玉竹听了喜忧参半。

她当然知道这些人不全是因为喜欢才买的,肯定有不少是准备买了回去挑刺的。

毕竟这本书真的不便宜,比底第一本都贵,每本要三块二呢!

不是真的喜欢或者抱有别的目的还真不一定舍得花这钱。

销量火爆

这次赵言书的书是直接和出版社签的版税,还是10,出版社那边估计也知道了他的名气,没犹豫就同意了。

赵言书同样把一半的收入捐了出去,只不过因为国内的书籍真的很便宜,卖出去一万本书版税也才3200,一半也就是1600块,国家估计看不上这点钱,于是李教授提议,让他捐给京大。

现在大学生上学虽然都有补助,但还是有很多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平时省吃俭用把补助都寄回家里。

于是赵言书就把一半的稿费都捐给学校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学校当然一万个愿意,本来还想给他开个表彰大会的,但被赵言书拒绝了,也没往外宣传,毕竟他本身也没想要什么名气。

但这些收到补助金的学生是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慢慢的也还是传了出去,这样一来学校里因为之前的事对赵言书有不好印象的同学,也对他慢慢转变了印象。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赵言书捐款的事和林玉竹说了,因为有国外的收入,她现在已经看不上这点钱了,所以也直接同意了。

再说书籍销售的事,因为之前的热度,销量空前的好,出版社加印了好几次,才终于应付过来了各大书店的催促。

眼看书籍发售了几天,估计头一批的读者已经差不多读完了,林玉竹这两天一直都有些忐忑,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后会是什么想法。

正好经过了之前的哄抢,现在书店已经不像之前人那么多了,同事们就约着一起去买了回来。

连孙玉莲都趁着午休偷偷去买了一本,回来后就一脸心疼的抱怨这书太贵,还冠冕堂皇的走过来和林玉竹说本来只是想支持一下她来着,结果没想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