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七十六 耶律成辉并不想造反(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却要为女真人的皇帝效忠,后来我明白了,这跟汉人还是女真人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官员,而我是个反贼。”

&esp;&esp;苏咏霖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坦诚让耶律成辉心里一松。

&esp;&esp;“将军所言……很有道理。”

&esp;&esp;苏咏霖大笑。

&esp;&esp;“那是自然的,而且我想着,如果此时此刻发生了契丹人为主的起事,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不是激动,不是感觉大辽有复国之望,而是担心女真皇帝会不会怀疑你跟造反有关。

&esp;&esp;你甚至很愿意亲自平定这场叛乱以证明你和此事无关,用契丹人的血来证明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人,来证明你对金国的忠心。”

&esp;&esp;耶律成辉更惊讶了。

&esp;&esp;这个人,怎么能把人心看得如此透彻?

&esp;&esp;他当然不会觉得那是大辽复国有望,而是会感到惊恐,担心皇帝会怀疑他跟这件事情有关系,从而威胁到他的生命。

&esp;&esp;若有必要,他当然也很愿意亲自平定叛乱来证明自己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自己是纯粹的大金忠臣。

&esp;&esp;至于对方是契丹人还是汉人,根本不重要,完全不值得他考虑,他只求能杀的更多,建立更大的功业,这样就能真正被皇帝接纳了,从而享受到高人一等的权势和地位。

&esp;&esp;“将军所言……不假。”

&esp;&esp;话说到这个份上,继续伪装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也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

&esp;&esp;“所以啊,我并没有觉得你会为了契丹人的遭遇而造反,你的日子过得那么好,为什么要造反呢?”

&esp;&esp;苏咏霖坐在了耶律成辉面前:“我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金国皇帝对汉人不好而造反的,但是我觉得我的造反还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我以为我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不低。”

&esp;&esp;“何以见得?”

&esp;&esp;把话说开之后,耶律成辉对苏咏霖的说法有了兴趣。

&esp;&esp;“因为我找到了金国的很多弱点。”

&esp;&esp;苏咏霖伸出一根手指:“小族临大国,虽然有强横武力,到底人口不足,对数千万契丹人、汉人其实相当无力和警惕,他们也想做到很多事情,奈何他们就是不能彻底信任汉人和契丹人。”

&esp;&esp;耶律成辉低下头想了想,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esp;&esp;金国官僚体系之中对汉人和契丹人等不属于女真人的官僚是有诸多限制的,不管是任职还是官职升迁,都受到隐形的限制和歧视。

&esp;&esp;比如女真人可以用更少的年限做到更高的官职或者实权官职,这些官职甚至只对女真人开放,汉人和契丹人则要用更多的年限去竞争极少数一些还能算掌握实权的官职。

&esp;&esp;他们就卷起来了。

&esp;&esp;而这一点,大家都不是傻子,诸多汉人官僚和契丹人官僚都对此感到不满。

&esp;&esp;可是这种不满,不足以激起他们对金国的反抗。甚至对于某些内卷大师来说,还能激起他们本身对汉人或者契丹人身份的不满和强烈的不认同。

&esp;&esp;你说他们是汉人或者契丹人,他们则会大怒,反唇相讥——你才是!你全家都是!

&esp;&esp;所以这群人其实挺可怜的。

&esp;&esp;苏咏霖就从这一点着手。

&esp;&esp;“既然没有信任,那就很难说能融为一体,不能融为一体,始终保持隔阂,又怎么能长治久安呢?靠着强横武力维持统治,可武力总有衰弱的时候,一旦武力衰弱,则不是亡于内忧,就是亡于外患。”

&esp;&esp;苏咏霖这样一说,引起了耶律成辉的不赞同。

&esp;&esp;“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武力衰弱,如果依然可以保持武力,则金国自然可以维持住,将军如何认为现在金国的武力已然衰弱了呢?在我看来,金国的武力依然强横。

&esp;&esp;山东军队的确已经腐朽不堪,但是金国并非没有真正的精锐,将军千万不要认为打败了山东的军队就觉得金国军队全都是如此的腐朽不堪,金国边防铁骑之强悍,绝非轻易可以打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