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五百二十三 此苏咏霖彼苏咏霖(3 / 3)

加入书签

。”

&esp;&esp;“这个我自然清楚,只是,你们真的完全不知道苏咏霖去了什么地方吗?”

&esp;&esp;“倒也有些传言,有说去了岭南的,还有说去了倭国的,还有说去了金国的……”

&esp;&esp;“金国?”

&esp;&esp;张浚一愣:“还有这样的说法?”

&esp;&esp;小吏摇了摇头。

&esp;&esp;“都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没人真的以为他去了金国或者倭国什么的,那不是找死吗?想来是逃到岭南的什么地方,改头换面变更姓名做了个富家翁吧。”

&esp;&esp;“这样的话,你们会完全找不到?还是没有认真去找?”

&esp;&esp;“相公明鉴,在大宋,出了临安,很多事情都做不得数,他要真是往岭南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跑,咱们还真拿他没辙,根本伸不进去手。”

&esp;&esp;小吏苦笑着说道。

&esp;&esp;张浚倒也不是不明白个中道理。

&esp;&esp;大宋的统治以临安为中心,距离临安越近则统治力越强,距离临安越远则统治力越弱。

&esp;&esp;岭北还好,过了五岭到岭南,南宋的统治力立刻直线下滑,只在部分重要城市拥有一定的存在感,在偏远山区几乎等同于虚无的存在。

&esp;&esp;到现在为止,宋南部疆域很多地方都是地方土著自治,像是西南一些民族聚居区,南宋朝廷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赋税,基本说不上话。

&esp;&esp;改土归流这种需要大魄力和执行力的政治行动最早也要追溯到明朝中后期了,至于彻底推进则是到清雍正时期,和南宋沾不上边。

&esp;&esp;南宋小朝廷这种威望不足的朝廷根本不足以推动那么大的政治改革,没实力,也没那个胆子。

&esp;&esp;苏咏霖要是真的往这些地方逃跑,再花点钱得到当地人的庇护,改头换面隐姓埋名,那再大的大人物也拿他没辙。

&esp;&esp;想通这一点,张浚也没有为难这个小吏,摆摆手让他离开,然后找来了自己欣赏的门人陈俊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