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二 苏咏霖南巡(2 / 3)
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
&esp;&esp;苏咏霖的儿子诞生,对于整个大明国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当时孩子平安诞生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向苏咏霖表示庆贺,并且向他送上了丰厚的贺礼,以表内心激动之情。
&esp;&esp;苏咏霖相信他们是真的非常激动。
&esp;&esp;当然,他本人也是很激动的,不管未来如何,他的亲生儿子诞生,他如何能不激动呢?
&esp;&esp;虽然现在他将会离开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儿子。
&esp;&esp;“平安要是知道他的父亲是去做正确的事情,也一定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这是正确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去做,做了,于国于民有利。”
&esp;&esp;苏咏霖走到床前,弯下腰伸出手,动作轻柔的抱起了躺在襁褓中酣睡的平安。
&esp;&esp;“平安,爹爹是去做正确的事情,你一定会支持爹爹的,对不对?”
&esp;&esp;酣睡的孩子当然不会说对与不对,但是这并不重要。
&esp;&esp;赵惜蕊无奈的笑了笑,走上前,伸出手指点了点孩子柔软的脸蛋,满脸都是母性的光辉。
&esp;&esp;“不管平安支持不支持,你都会去的,还问平安做什么?假惺惺。”
&esp;&esp;“放心吧,我再怎么说也是皇帝,要是连我的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怎么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呢?今年的雨虽然大,但是今年气候并不反常,不会有大规模洪涝灾害,你尽管放心。”
&esp;&esp;苏咏霖再三安抚赵惜蕊,赵惜蕊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了苏咏霖的行动,但是要求苏咏霖带上最精锐的虎贲禁卫军保护他的安全,要求禁卫大将苏勇随行。
&esp;&esp;很快,苏咏霖颁布命令,决定南巡到河南行省,诏令中央朝廷照常处理公务,他则快速行动,率领苏勇和三千名虎贲军骑兵快速奔赴河南,前往视察工作。
&esp;&esp;苏咏霖于八月初九抵达了开封城,会见了田珪子和时征等一系列治河负责人,与他们商谈这段时间的大雨对工程的影响。
&esp;&esp;紧接着,一群人就一起赶赴荥阳县的桃花峪,在这里做进一步的考察。
&esp;&esp;“这小小的桃花峪就是黄河下游与中游的分界之处,黄河从邙山出,过桃花峪,则进入中原,桃花峪以西,黄河处在邙山的约束之中,尚且平稳安分,且水流快速,泥沙不易沉积。
&esp;&esp;而到了这桃花峪往东,地势骤然变得平坦,河道变宽,流速变缓,则泥沙开始逐步堆积,所以黄河成为地上河,就是从桃花峪开始,自此往东,就是地上河了。
&esp;&esp;故宋时,宋廷就在这里设置了治河汛兵,根据桃花峪的水势判断下游是否可能泛滥,这一块地方的老人基本上都是汛兵出身,非常了解这一带黄河水的走势。”
&esp;&esp;田珪子跟在苏咏霖身边,稍微向他讲述了一下桃花峪对于整个黄河治理工程的重要性。
&esp;&esp;苏咏霖缓缓点头。
&esp;&esp;“所以说你们之所以多次发出警告,就是这里的汛兵发出警告了?”
&esp;&esp;田珪子点了点头。
&esp;&esp;“对,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汛兵看着雨势不减,桃花峪水位上涨,就担心下游会有泛滥的情况发生,所以提前给了我们警告,我们就向下游沿岸各官署发布命令,让他们迁移走相关地区的老弱妇孺,集合青壮准备加固河堤。”
&esp;&esp;“目前有泛滥危险的地方是哪几块?”
&esp;&esp;“最危险的莫过于滑州、曹州和单州三地,这三块地方都是当年杜充掘河口的受灾区,虽然之后缺口合拢,但是依然很危险,我已经派人去抢修堤坝,进一步加高加厚堤坝,但是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拦住河水泛滥。”
&esp;&esp;田珪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看得出来,他非常焦虑。
&esp;&esp;于是苏咏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感受着闷湿的体感。
&esp;&esp;“这雨虽然暂时停了,但是肯定还要下,如果继续下下去,很可能有危险,其他地方且不论,滑州曹州和单州三地的老弱妇孺首先开始疏散。
&esp;&esp;要求河南行省和山东行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三州百姓食宿,地方财政艰难,则由中央财政出钱,协调其他地方全力支持山东、河南,但凡一个人出事,我要找他们算账!”
&esp;&esp;田珪子点了点头。
&esp;&esp;“我知道了,我会安排下去的。”
&esp;&esp;“嗯,如此就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