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 西夏又出事了(1 / 2)
&esp;&esp;利益得到了,草原的治理和战后秩序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esp;&esp;为了将行动方案付诸实践,且获得更大面积的草原用来饲养战马和牛羊,为接下来的产业升级做准备,苏咏霖又有了一个想法。
&esp;&esp;既然不方便越过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领地去治理克烈与乞颜所部的领地,那么干脆来个置换领地得了。
&esp;&esp;用同样规模的领地换取接近大明疆域的原汪古和塔塔儿部的领地,让他们北迁入草原腹地,原本他们的领地由大明直接管辖。
&esp;&esp;通过战争得到的克烈和乞颜部的草原领地自然而然归属了大明,如果大明要占领,那么汪古部和塔塔儿部都不会有什么意见,这是理所当然的。
&esp;&esp;但是越过这两个部落直接占领草原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交通成本和治理成本会高的离谱,但要是不占领,打下来不就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esp;&esp;所以苏咏霖觉得不如来个空间置换,一换一,你不吃亏,我也有的赚,平等互惠。
&esp;&esp;用克烈部和乞颜部的草原换取汪古部和塔塔儿部的草原,让汪古部和塔塔儿部进一步北迁,而大明势力也进一步进入草原,控制更多的草场以安置此番缴获的大量战马和牛羊。
&esp;&esp;草原领地的扩大也方便苏咏霖设下正式的行政区用于布置饲养和放牧工作,也能用这片大草原作为大明内地的屏障,在长城防线之外建立一条全新的防线。
&esp;&esp;防线距离精华地带稍微远一点,不要那么近,虽然说什么天子守国门,但是天子要真的总是守国门,总是被敌军把战线推到首都城下,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esp;&esp;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上上策。
&esp;&esp;怀着如此的想法,苏咏霖下诏让汪古部首领兀格和塔塔儿部首领蔑古真前来中都,打着战后宴会的名号,与他们商量这件事情。
&esp;&esp;对于苏咏霖用操场换草场的建议,兀格和蔑古真略微思考一下,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esp;&esp;游牧部落里的人们不存在故土难离的思想,他们本就到处迁徙,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生活,没有汉人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情节,所以动员起来很容易。
&esp;&esp;但是这两人也不是不知道苏咏霖想把他们推到更北面的目的。
&esp;&esp;这不仅是建设大明自己的放牧区,也是想让他们直面乃蛮、蔑儿乞等部落,接替克烈和乞颜的地位,重塑战后草原的政治生态。
&esp;&esp;大明希望他们继续为大明戍边,继续为大明充当缓冲区,以解除大明的北方边患。
&esp;&esp;说实在的,这对于双方而言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大明需要缓冲区,而汪古和塔塔儿也需要更多的草场和更加水草丰美的放牧地。
&esp;&esp;克烈和乞颜各自占据了一块非常不错的草场,且范围广大,就算不能得到全部,能得到一部分,也能让部落的生存空间得到扩大。
&esp;&esp;但是就那么答应了,会不会有什么不可预知的风险出现呢?
&esp;&esp;可要是不答应,万一大明爸爸生气了,做出什么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又该如何呢?
&esp;&esp;看着两人纠结的神色,苏咏霖笑着摇了摇头。
&esp;&esp;“这样吧,你们若是答应,一家给你们两千被大明俘获的青壮,外加一万被俘获的妇女,你们觉得如何?”
&esp;&esp;给人啊?
&esp;&esp;那还纠结什么?
&esp;&esp;部落人口较为稀少的汪古首领兀格立刻表态。
&esp;&esp;“皇帝陛下如此为我部考虑,汪古部感激不尽,汪古部愿意永远为大明守卫边疆,绝不让任何贪婪的人南下侵扰大明边疆!”
&esp;&esp;看到兀格如此眼疾手快的站起来表忠心,蔑古真大为不满,但是既然落于人后,也只能承认自己动作太慢了。
&esp;&esp;于是蔑古真也站起来表示自己的“忠诚”。
&esp;&esp;“皇帝陛下有如此诚意,塔塔儿要是再不答应,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不识抬举的人不管在中原还是在草原都没有好下场。”
&esp;&esp;塔塔儿也答应了苏咏霖的换地建议。
&esp;&esp;于是他们都成为了大明最“忠诚”的狗腿子。
&esp;&esp;接着,苏咏霖立刻安排鸿胪寺的官员分别跟着兀格和蔑古真前往当地置换领土,然后根据领土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