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一 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1 / 2)
&esp;&esp;听说这种事情,别说虞允文脑袋乱成一锅粥,陆游也好不到哪里去。
&esp;&esp;一个全面罢黜儒家思想的国家,却在奉行着有教无类的理念,并且正在付诸实施。
&esp;&esp;而一个全面使用儒家思想治国的国家,却没有这样做,没有教化百姓。
&esp;&esp;甚至他们打心眼儿里认为底层的那些黎庶根本不需要教化,他们一直蠢下去就可以了,生产就可以了,读什么书?接受什么教育?
&esp;&esp;以教育发家并且最终战胜其余诸子的儒家学派为什么会和罢黜儒家思想的明国产生那么大的区别?
&esp;&esp;当初儒家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诸子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汉武帝的一个政策,而是因为儒家学者的教育工作做得最好,学儒的人非常多,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学派,群众基础最好。
&esp;&esp;就算没有汉武帝和董仲舒,儒家成为学术霸主也是迟早的事情。
&esp;&esp;可时过境迁,当儒家成为绝对学术霸权之后,他们也开始了自我封闭的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了学阀,封闭传承。
&esp;&esp;而到如今,明国罢黜了儒家,否定了儒家,却做着曾经的儒家学派才会去做的事情。
&esp;&esp;这是什么奇怪的对比?
&esp;&esp;陆游觉得荒唐无比。。
&esp;&esp;虞允文也是差不多的感觉。
&esp;&esp;他发现自己来到明国基层,不仅没有解决掉自己想解决的事情,不仅没有证明自己想要证明的事情,无法解决的事情反而越来越多了。
&esp;&esp;不仅没有证明这一切都是假的,反而发现越来越多让他无法否认的事情。
&esp;&esp;他越发慌乱,越发惊恐,越发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真的,而他只是不愿意承认这一切都是真的。
&esp;&esp;他怕了。
&esp;&esp;他怕自己一旦接受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个事实,他就再也不能成功完成赵昚交给他的使命了,他就再也无法说服自己用一个冷酷的角度去看待明国了。
&esp;&esp;他会背上沉重的思想道德包袱。
&esp;&esp;于是他没有在这里久留,拔腿就走。
&esp;&esp;“虞副使,不再看看吗?”
&esp;&esp;王祈在他背后呼唤他。
&esp;&esp;“我累了,我们回去吧!”
&esp;&esp;虞允文站住脚步,回了一句,然后快步向着来时的路而去了。
&esp;&esp;王祈看着虞允文远去的稍显狼狈的身影,心中略有些得意。
&esp;&esp;然后他回过头,发现陆游正看着蒙学堂内正在认字的孩童们,微微有些出神。
&esp;&esp;他没有打扰陆游。
&esp;&esp;少顷,陆游自己回过神来,看了看站在身边的王祈。
&esp;&esp;“明国是真的准备要普及教化,让每个人都能读书识字吗?”
&esp;&esp;“不是准备,是已经在做了。”
&esp;&esp;王祈笑了笑, 开口道:“我是山东人, 虽然不是最早跟随陛下起兵的那一批人, 却是最早得以识字的那一批人,我的家乡距离陛下起兵的地方不远,所以很早就接受了陛下的治理。
&esp;&esp;当时陛下的军队还叫做胜捷军, 只有几千人,规模不大, 但是陛下已经开始为我们减负了, 他免除了苛捐杂税, 派人指导我们建立农会,不仅如此, 还让农会里的指导员教我们认字。
&esp;&esp;我们一边做农活,一边认字,不停地从指导员嘴里知道陛下获得了怎样的胜利, 获得了什么样的功绩, 于是就在陛下打败金主完颜亮的时候, 我因为认字多, 被指导员推荐加入当时的光复军,做了文职工作。
&esp;&esp;再到后来, 我在光复军工作的时候,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认了更多字, 学习真正的书籍,这段过程大约两年吧, 在此期间,我加入了复兴会, 学到了更多东西,于是就在一年前, 我被分配到了鸿胪寺办事。”
&esp;&esp;陆游默默听完王祈所说的他的经历,似乎很是感慨。
&esp;&esp;“王主事的学习一定非常认真吧?”
&esp;&esp;“那是当然,我家往上数几代人,都是佃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从生到死都和土地打交道,从不曾离开家乡, 也无法离开,就像是戴着沉重的枷锁一样,挣脱不开。
&esp;&es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