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千五百二十四 训政时代(2 / 2)

加入书签

至少有的放矢,而不是满地图乱窜,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数量也大大降低了。

&esp;&esp;九人决策小组将初步商讨完成的诸多方案拿出来,下达各具体办事部门,分头和办事部门开会,主持各种各样的会议,商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esp;&esp;他们要在这个过程中把初步草案逐渐完善。

&esp;&esp;苏咏霖也严守着自己的政治承诺,在具体事务决策的过程中,只抓军事方面和工部的工作。

&esp;&esp;在中央会议代表、民众会议代表的选拔工作上,也只负责自己分管的部分,不去干预其他方面的正常选拔工作。

&esp;&esp;只有到了九人决策小组需要拿出正式颁布执行的法令做最后审核的时候,苏咏霖才会行使自己的否决权。

&esp;&esp;他会抽时间对诸多即将颁布执行的法令进行审核,把好最后一道关,将一些有明显问题的法令否决掉,要求重新审议、决策。

&esp;&esp;至于该怎么重新改进,那就不是苏咏霖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了。

&esp;&esp;四件重要的政治改革工作囊括的需要执行的法令多达上百个,若是放在原先,苏咏霖要开会开到崩溃。

&esp;&esp;而在这一次的决策过程当中,苏咏霖本身需要参与决策的只有军队方面和工部方面的事情,其他的决策过程他不参与,交给分管各个部分改革工作的其余八人全权处置。

&esp;&esp;苏咏霖以自己无上的威望,在最有可能闹出事端的军队选拔过程中强势镇场。

&esp;&esp;有了苏咏霖的镇场,军功赫赫的军将们就算有什么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的地方,也不敢闹事。

&esp;&esp;尤其是大明的五虎大将,军功赫赫,威严十足,等闲人等不敢与之争锋。

&esp;&esp;就算苏咏霖愿意交出这个权力,以目前大明军事第二人辛弃疾的威望,暂时还不足以镇住他们。

&esp;&esp;所以苏咏霖保留军事方面的绝对权力其实也有好处,骄兵悍将们都不敢闹事,涉及到军队方面的改革内容也顺理成章推行下去,没有阻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