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很要命(2 / 3)
母后若是不信,不如等几天,父皇定有动作。”
&esp;&esp;陶皇后心情不太明朗。
&esp;&esp;如果事情后续发展,被大儿子说中,这就意味着她对皇帝的了解是片面的。
&esp;&esp;这很危险。
&esp;&esp;皇帝变了,而她的思维意识,还停留在过去。
&esp;&esp;对皇帝的判断,同样停留在过去。
&esp;&esp;这很要命啊!
&esp;&esp;一个判断错误,就有可能引来家族覆灭,引来杀身之祸。
&esp;&esp;陶皇后沉默不语。
&esp;&esp;萧成文也没有作声,他安静饮茶。
&esp;&esp;许久,陶皇后才出声,“你父皇喜怒无常……”
&esp;&esp;“他只是比以前更在意脸面!”萧成文打断陶皇后的话,“他容不得旁人反驳她,质疑他,挑战他。平息诸侯王之乱,给了父皇极大的自信,自信到天下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esp;&esp;陶皇后闻言,哈哈一笑,“果然够自大。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结果一个天灾,就让他焦头烂额,左支右拙,令人发笑。”
&esp;&esp;“所以父皇才会对母后动怒!父皇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
&esp;&esp;这话很真实。
&esp;&esp;永泰帝是要脸面的人。
&esp;&esp;最初,他自信满满,天灾一定可以解决,大不了废点粮食。
&esp;&esp;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耳光。
&esp;&esp;减产五成,六成,甚至七成八成……以至于绝收。
&esp;&esp;这点收成,别说交赋税,连吃饭都成问题。
&esp;&esp;乡农没饭吃,人心就不稳。
&esp;&esp;人心不稳,就会被野心家利用。
&esp;&esp;转眼间,就有可能烽烟四起。
&esp;&esp;灭了东边,西边起。
&esp;&esp;灭了南边,北边乱。
&esp;&esp;多少王朝的血泪教训,历历在目,永泰帝怎能不忧心,怎能不发怒。
&esp;&esp;他比谁都渴望砍死所有官员,抄没家产,赈济灾民。
&esp;&esp;可是他能吗?
&esp;&esp;偏偏陶皇后还点明了此事,嘲笑他没有勇气,没有胆量,永泰帝不动怒才怪。
&esp;&esp;他不要面子啊!
&esp;&esp;陶皇后有些生气。
&esp;&esp;她怀疑萧成文早就料到了这一切,却依旧鼓动她去撞南墙,果然没安好心。
&esp;&esp;但她没有动怒。
&esp;&esp;她一脸心平气和,“依着你的说法,接下来本宫只需耐心等候,等待你父亲采取下一步行动。”
&esp;&esp;萧成文点点头,“正是!另外,母后可以通知陶家,是时候收敛一二,吃相不要太难看。一旦父皇下定决心找人开刀,陶家这个时候很容易成为靶子。未免覆灭,还是安分守己,别再掺和土地买卖。”
&esp;&esp;陶皇后说道:“本宫早就提醒过你大舅舅,最近他已经收敛了许多。同诸多世家相比,陶家买下的土地,还比不上别人的零头。”
&esp;&esp;萧成文似笑非笑,“陶家是别人吗?”
&esp;&esp;陶皇后面色一沉。
&esp;&esp;萧成文继续说道:“天下世家,一代一代结亲,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所以,父皇不敢轻易动世家。但是,对付陶家,父皇没有这个顾虑。陶家发迹,也才二三十年,毫无底蕴可言,更无强力的姻亲故旧相助。
&esp;&esp;动一动陶家,不费吹灰之力。即便是母后亲自出面求情,也未必保得住陶家。陶家既然没底气玩世家游戏,就趁早收手,站一旁看戏,更为安全。”
&esp;&esp;萧成文的语气,让陶皇后很不满。
&esp;&esp;他说起陶家,仿佛是个跳梁小丑,同他无半点关系。
&esp;&esp;陶皇后不得不提醒他,“陶家是你的母族。”
&esp;&esp;萧成文笑了起来,“母亲,儿子首先是皇子,然后才是陶家的外甥。儿子摆正身份,希望母后也能摆正身份。”
&esp;&esp;“怎么着,你是让本宫在必要的时候放弃陶家?没了陶家,本宫算什么?到时候随便一个嫔妃,都敢骑到本宫的头顶上撒野。”
&esp;&esp;“没了陶家,母后还有儿子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