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辞官(1 / 3)
&esp;&esp;尘埃落定!
&esp;&esp;平亲王萧成文被正式册立为皇位继承人。
&esp;&esp;这一举动,可谓是皇帝力排众议,乾纲独断,一意孤行。
&esp;&esp;几乎没有一个人赞同。
&esp;&esp;甚至,平亲王萧成文本人也认为这是取祸之道,为将来种下祸根。
&esp;&esp;同时,皇帝给三个皇子下了赐封王爵的旨意。
&esp;&esp;要求皇子们在守满七七四十九天的孝期后,即刻启程,前往封地,不得怠慢。
&esp;&esp;皇子的生母,随同离开。
&esp;&esp;否则以抗旨不尊,大不敬处置,剥夺所有身份,贬为庶民。
&esp;&esp;甚至,非常夸张的,皇帝还给活着的皇后提前赐下一个太后称号:“孝贤太后”!
&esp;&esp;皇后仲书韵气得当场昏过去。
&esp;&esp;什么是“孝贤”?
&esp;&esp;分明是在提醒她,要以大局为重。
&esp;&esp;否则皇帝留下的遗诏,足以置她和大皇子死地。
&esp;&esp;亏得下旨的时候,成阳公主不在。
&esp;&esp;否则成阳公主必定控制不住自己,破口大骂。那就真的给仲家招来无穷无尽的祸事。
&esp;&esp;皇帝的举动,说实话,触怒了很多人,也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
&esp;&esp;首当其冲,三个皇子外加皇子生母娘家之类的外戚。
&esp;&esp;其次就是石温。
&esp;&esp;石温很想扭头就走,不再管皇帝死活。
&esp;&esp;当然……
&esp;&esp;他没有这么做。
&esp;&esp;他毕竟是当朝丞相,岂能如同年轻人一样冲动行事。
&esp;&esp;他只是一言不发,目光森冷地盯着凌长治一张接着一张,书写圣旨。
&esp;&esp;摆明了,皇帝要趁着最后的时光,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完。
&esp;&esp;当最后一道旨意书写完成,所有人不约而同长吁一口气。
&esp;&esp;今日,必将被铭记在史书上,被后人大书特书。
&esp;&esp;在场的人,都会成为正史野史里面的关键人物,千百年后还会被人议论纷纷。
&esp;&esp;这是一种荣耀,身前身后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
&esp;&esp;却也是一道枷锁,是一道催命符。
&esp;&esp;改天换地啊!
&esp;&esp;皇帝以一人之力,改天换地。
&esp;&esp;如果从一开始,皇帝就有这个魄力和底气,会不会局势会大不同。
&esp;&esp;众臣告退。
&esp;&esp;“石爱卿留下,朕还有些话想要和石爱卿单独谈谈。凌爱卿在外面等候,一会,或许朕还要辛苦你一趟。”
&esp;&esp;凌长治躬身领命。
&esp;&esp;其他人都对石温报以注目礼。
&esp;&esp;皇帝又随口叮嘱平亲王萧成文一句,“二哥好生保重,这几天就别回府了,安心住在行宫,等候登基吧。朕会命令礼部,提前准备登基大典。”
&esp;&esp;萧成文叹了一声,“陛下少说两句吧!”
&esp;&esp;皇帝自嘲一笑,挥挥手,打发了他。
&esp;&esp;寝殿内,一下子空了。
&esp;&esp;就剩下君臣二人,以及大太监罗小年。
&esp;&esp;“石爱卿恨朕吗?朕不顾你的反对,一意孤行,你恨朕吗?”
&esp;&esp;石温自嘲一笑,“陛下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老臣即便有足够多的不满,也不敢说恨!”
&esp;&esp;“不!爱卿应该恨朕!”
&esp;&esp;石温一脸懵逼,没有作声。
&esp;&esp;皇帝语重心长,“今日情况,同去年何其相似。同样是朕力排众议,乾纲独断,不顾众臣甚至母后地反对,一力提拔爱卿为丞相。
&esp;&esp;爱卿身处丞相的位置,每天饱受争议,弹劾的奏章一日都没断过。然而,我们君臣相得,可谓是互相成全。朕,从未后悔提拔爱卿为丞相,希望爱卿也不曾后悔过。”
&esp;&esp;石温感动啊!
&esp;&esp;他老泪纵横,用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