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0章 一句话(三更)(2 / 3)

加入书签

则,食盐和白糖专卖也会遇到困难。”

&esp;&esp;这这这……

&esp;&esp;“可是……食盐和白糖,总归还是世家占了大头,我等商贾,也就吃个中间商差价。”

&esp;&esp;燕云歌嗤笑一声,“不要妄想和世家抢市场,连本夫人都抢不过他们,何况你们。有钱赚,能在这行生意里面分一杯羹,足矣。若是太过贪心,我可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危。”

&esp;&esp;“是是是,夫人说的对。我们也不敢贪心,更不敢和世家抢生意。就是……觉着有些不甘心。”

&esp;&esp;“既然不甘心,就将家中儿郎送到平阳郡读书吧。待到明年,书院修建完毕,就要招收第一批学员。书院出来的学子,本夫人可以在此承诺,优先录用。”

&esp;&esp;此话一出,商贾们都很兴奋。

&esp;&esp;他们纷纷询问,“夫人此话当真?我们商户子弟,也能读书出仕做官?”

&esp;&esp;燕云歌含笑点头,“别的地方,商户子弟肯定不能出仕做官。但是在本夫人治下,可以!”

&esp;&esp;“哈哈哈……谢谢夫人大恩大德。明年等书院招生,草民必将家中儿郎都送到书院读书,接受教化。”

&esp;&esp;商贾们异常兴奋。

&esp;&esp;以前只是看见,或是听说,读书人在平阳郡很容易出头,有大把的机会做官。

&esp;&esp;今日,是第一次,听见燕夫人亲口承诺,只要到书院读书,就有机会出仕做官。

&esp;&esp;众位商贾,就跟吃了兴奋剂。

&esp;&esp;钱不钱的,都是小事。

&esp;&esp;家底子厚实,为平阳郡修建工程,继续贴钱没关系。

&esp;&esp;一个钱袋子空了,还有第二个钱袋子。

&esp;&esp;只要平阳郡发展起来,只要燕夫人能兑现承诺,就算继续贴钱个年,也是可以的。

&esp;&esp;看着众人的反应,燕云歌内心感慨,没有什么比读书出仕做官更有诱惑力。

&esp;&esp;食盐和白糖都调不动的积极性,一句未加兑现地承诺却做到了。

&esp;&esp;官本位,诚不欺人。

&esp;&esp;这些商户,太渴望家里子弟能够读书出仕。

&esp;&esp;就算是在衙门里面做个不起眼的小官小吏,也比做生意强。

&esp;&esp;改换门庭啊!

&esp;&esp;进了衙门,捧上了铁饭碗,就等于是改换门庭。

&esp;&esp;至少,见到了改换门庭的希望。

&esp;&esp;大家的想法,就是如此朴素且现实。

&esp;&esp;承诺多少多少利润,多少多少生意分红,什么时候结算工程款,都不如一句“读书出仕”来得有用。

&esp;&esp;她的一句话,就给还不曾修建完毕的书院,招生数百名,而且个个不差钱。

&esp;&esp;束脩能收好大一笔。

&esp;&esp;进了书院,学子们每日吃吃喝喝的开销,一年下来,又是一笔巨款。

&esp;&esp;嗯……

&esp;&esp;有了这些收入,书院勉强能够良性运转。

&esp;&esp;但是,她还是嫌学员太少。

&esp;&esp;所以,她鼓动商贾们,将家中适龄的孩子都送来读书。

&esp;&esp;男孩女孩都可以。

&esp;&esp;平阳郡不仅要办书院,还要办女学。

&esp;&esp;东宫嬷嬷亲自担任女学校长,用宫里的标准,培养大家闺秀。

&esp;&esp;心动吗?

&esp;&esp;是不是很兴奋?

&esp;&esp;想要改换门庭,不光是家中儿郎需要努力,家中闺女也要努力啊!

&esp;&esp;相信,经过东宫老嬷嬷培养出来的女子,一定是合格的大家闺秀,不输世家闺秀半分。

&esp;&esp;“夫人当真要办女学?”

&esp;&esp;“当真请东宫老嬷嬷担任校长,亲自管教吗?”

&esp;&esp;“郡主娘娘舍得让身边的老嬷嬷们出来教姑娘们学规矩吗?”

&esp;&esp;燕云歌虚虚一抬手,制止了众人七嘴八舌的提问。

&esp;&esp;她含笑说道:“本夫人这么和你们说吧,郡主娘娘身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教导规矩礼仪的嬷嬷。你们难道不想让自家闺女侄女们学习正宗的皇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