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4章 机会(2 / 3)

加入书签

&esp;&esp;前段时间他病了一场,家里靠婆娘给人洗衣缝补支撑,米缸早半个月前就已经见底,全靠借来的几斤糙面维持。

&esp;&esp;直到昨晚,家里彻底断粮,一颗粮食都找不出来。

&esp;&esp;他不能继续养病,于是一大早出门找活干。

&esp;&esp;光靠婆娘的工钱,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esp;&esp;家里老的等着吃药,小的等着吃饭,真的是歇一天就得饿一天肚子。

&esp;&esp;更何况,为了给他养病补身体,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早就花光了。

&esp;&esp;刘氏坐江山那会,粮食疯狂涨价,再多的积蓄也不够用。

&esp;&esp;哎!

&esp;&esp;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

&esp;&esp;这令他十分沮丧。

&esp;&esp;按照过往的经验,这会赶去货栈,工作早被人抢完了,根本轮不到他。

&esp;&esp;不过……

&esp;&esp;既然出来了,还是去看看吧。

&esp;&esp;一路上,看见不少侍卫营的侍卫在巡街。

&esp;&esp;他心中没半点波动。

&esp;&esp;无论是大魏王朝,还是刘氏江山,亦或是燕云歌,谁坐龙椅,都一个德行,百姓日子都是越过越苦。

&esp;&esp;当年,吴家也是薄有资产的小地主。

&esp;&esp;奈何,北地年年打仗,走了司马斗,来了乌恒王庭。

&esp;&esp;走了乌恒王庭,又来司马斗……

&esp;&esp;反反复复,家中几次遭遇劫掠,几代人攒下来的一点家业,化为乌有。

&esp;&esp;全家只能到城里投靠亲戚,在城里挣扎求存。

&esp;&esp;他一个人心灰意冷地来到城外货栈,本以为今天必定会挂零蛋,没想到……、

&esp;&esp;他看见了什么?

&esp;&esp;货栈大门外,摆着还几张桌子,挂着‘招工’的牌子。

&esp;&esp;今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这个时辰竟然还有人招工。

&esp;&esp;他心中大为高兴,总算不用挂零蛋,能拿工钱回家。

&esp;&esp;招工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部分都是京畿本地人。

&esp;&esp;那些流民,则在远处观望,不敢轻易靠近。

&esp;&esp;吴守业格外得意,就该如此,就是不能给那些流民机会。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京畿。

&esp;&esp;小小京畿,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吃饭。

&esp;&esp;哼!

&esp;&esp;遇到昔日工友,闲聊几句,这才知道今儿为何反常。

&esp;&esp;“……昨日你没上街吗?随燕夫人一起来的,还有天下各地大商贾。这些豪商可有钱了,你瞧,才刚来,就开始招人。”

&esp;&esp;“他们招人做什么?有什么要求?”吴守业紧张兮兮,生怕自己被淘汰。

&esp;&esp;工友说道:“我听人说,好像是招人修路。”

&esp;&esp;“修路我行啊,我能挑能担。”吴守业放心下来。

&esp;&esp;修路这种苦力活,他肯定没问题,肯定能应征上。

&esp;&esp;兴奋过后,又好奇修什么路。

&esp;&esp;刘氏坐江山那会,也修过路,也就是开头几年,修过两回路,后来再也没修过。

&esp;&esp;工友告诉他,“我也是听人说,好像是要修缮皇城到京城的官道。”

&esp;&esp;“京城都被烧成了废墟,还修什么路啊!”

&esp;&esp;“你还不知道啊!”

&esp;&esp;“知道什么?”

&esp;&esp;“都快传疯了,说是燕夫人要出钱重建京城。”

&esp;&esp;“不可能吧!那得多少钱啊。燕夫人就算富可敌国,靠她一个人的财力哪里能重建京城?”

&esp;&esp;吴守业年少时,家庭条件还不错,好歹读过书,有点见识。

&esp;&esp;一听说要重建京城,先不说是不是谣言,单单钱的问题,他就觉着不太可能。

&esp;&esp;工友一本正经地强调,“是真的,我不骗你。昨晚夜市你肯定没出来,市面上都传遍了,都在传燕夫人要重建京城。”

&esp;&esp;“是啊,是啊,我们也都听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