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西京府(二更)(1 / 3)
&esp;&esp;燕云歌决定改名。
&esp;&esp;她当然不是给自己改名,而是要给皇城改个名字。
&esp;&esp;她嫌皇城不好听。
&esp;&esp;而且,既然要重建京城,皇城就没资格继续做京城。
&esp;&esp;思来想去,要取一个配得上皇城过往身份的名字,且要有利于将来的发展,最终定名为“西京府”。
&esp;&esp;一是因为,皇城位于京城的西边。
&esp;&esp;二是因为,好歹这座城池也是“三朝古都”,历经司马斗的北齐,萧成业的北魏,刘氏家族的北梁。
&esp;&esp;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古都,半点不夸张。
&esp;&esp;所以,只有“西京府”,配得上这座城池的身份和地位。
&esp;&esp;萧逸完全没意见。
&esp;&esp;衙门上下也都没意见,就算有意见也被压了下去。
&esp;&esp;于是乎,在燕云歌来到皇城半个月,挂在城门上的鎏金大字,正式更名为西京府。
&esp;&esp;从今以后,此地百姓就是西京府百姓。
&esp;&esp;西京府府城,城内城外,就是个大工地。
&esp;&esp;城内在修路,城外同样在修路。
&esp;&esp;别看这座城池曾经是三朝古都,城内的道路,除开几条贵人们通行的主干道外,其他道路稀烂。
&esp;&esp;曾经铺就了青石板的道路,年复一年的碾压,外加污水肆虐。
&esp;&esp;那路面,一脚踩下去,污水biu地一下,直接冲上膝盖窝,能将人臭死。
&esp;&esp;就这,还算好的。
&esp;&esp;有的街道,铺路的青石板不知哪年哪月被谁撬走,路面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土坑。
&esp;&esp;年复一年,道路泥泞不堪,污水排不出去,连乡下小道都不如。
&esp;&esp;还有大量的街道,从城池建立那一天开始,就是黄泥铺路。
&esp;&esp;天晴,灰尘满天飞舞。
&esp;&esp;雨天,一脚下去一脚泥。
&esp;&esp;比年久失修的官道,还要令人崩溃。
&esp;&esp;燕云歌围着城池巡查了一番,大手一挥,修!
&esp;&esp;衙门立马动起来,豪商们也跟着动起来。
&esp;&esp;垫资修路,好像没钱赚哦。
&esp;&esp;但是豪商们半点不在意。
&esp;&esp;他们当然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无名英雄,他们只是清楚,替燕夫人修路不赚钱,但是燕夫人会在其他地方补偿他们。
&esp;&esp;比如承包十条街的修路工程,就能拿到一股盐场股份,或是盐业专卖资格。
&esp;&esp;过去,燕云歌只有几郡的地盘,盐业和糖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esp;&esp;没道理,如今坐拥把半壁江山却不能赚钱。
&esp;&esp;豪商们对燕云歌充满了信心。
&esp;&esp;如果信心值满额是一百,豪商对燕云歌地信心值则有两百。
&esp;&esp;由她操盘的项目,绝对赚,肯定赚。
&esp;&esp;已经有嗅觉敏锐的大商贾,开始在城内大量收购房屋,直接让西京府的房价上了一个台阶。
&esp;&esp;弄得很多小民,都在计算自己的房子到底价值几何,要不要卖了重新买一栋?
&esp;&esp;城内热闹,城外更胜一筹。
&esp;&esp;西京府城外,就是个大工地。
&esp;&esp;上万苦力齐齐动工,疏通沟渠,挖掘路基,打围修房屋地基,修缮水利,开垦荒地……
&esp;&esp;上万人的大工地,做工的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esp;&esp;你瞧,货栈大门口,天天都在招工,天天都在排长队。
&esp;&esp;第一批上工,满十天,拿到工钱的民夫,给了所有人一个极好的示范。
&esp;&esp;那就是:工钱公道,结算及时,包吃住。
&esp;&esp;要说坏处,也有。
&esp;&esp;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管理严格。
&esp;&esp;什么不准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喝水只能喝烧开的凉白开,不许直接喝冷水……
&esp;&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