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瞬息万变(2 / 3)
人心里头都会忍不住道一声:活该!
&esp;&esp;燕守战也想说石家活该。
&esp;&esp;“石温也是心大,竟然将发家的地盘交给一群贪腐蛀虫,迟早败亡。”
&esp;&esp;“大周王朝乃是正义之师,王师南下,百姓盼望。末将提前恭祝圣人踏进建州大正宫。”
&esp;&esp;“恭祝圣人踏入大正宫,扫平一切魑魅魍魉。”
&esp;&esp;一群武将,不熟悉民生经济,拍起马屁来,半点不输那些文官。
&esp;&esp;就是,太直白了些,显得没文化。
&esp;&esp;萧逸可不能昏了头。
&esp;&esp;他虚虚一压,阻止武将们继续拍马屁。
&esp;&esp;“这仗还没打,胜败难料,诸位就急着恭贺朕,未免为时过早。”
&esp;&esp;“有圣人在,杀入建州城,指日可待。”
&esp;&esp;“朕可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呼风唤雨。这仗,还得靠诸位爱卿用心用力。朕盼着你们立下不休功勋,届时,朕必当厚赏。”
&esp;&esp;“谢圣人!”
&esp;&esp;士气高涨,军心可用。
&esp;&esp;大军开拔,旗帜飘扬,漫山遍野,望不见头。
&esp;&esp;目标,直指建州城!
&esp;&esp;大公子萧元初坐镇豫州,压阵!
&esp;&esp;同时负责督促后勤粮草。
&esp;&esp;不能跟随大军一同前往建州,不能亲自目睹战场之热血,委实遗憾。
&esp;&esp;不过……
&esp;&esp;只等凌长安,凌阁老来接替他,他就可以启程南下,追上大部队。
&esp;&esp;凌长安熟悉南方各大世家。
&esp;&esp;为了配合后续战事,为了拉拢南边广大世家,燕云歌特意将凌长安派到豫州。
&esp;&esp;同时,派计平南下平阳郡,开辟第二战场。
&esp;&esp;这是一场灭国之战,所有人都要动员起来。
&esp;&esp;……
&esp;&esp;北周朝廷大军,一路南下,进展看起来并不快。
&esp;&esp;石腊是宿将,又是硬骨头,不好啃。
&esp;&esp;就在第三道防线上,石腊领南楚朝廷大军,硬生生挡住了北周朝廷大军。
&esp;&esp;使得战事再次陷入僵局。
&esp;&esp;眼看建州在望,战事却陷入不利,北周的武将都憋了一肚子火气。
&esp;&esp;萧逸抬头南望,“石腊一反常态,打的这么猛,可谓是寸步不让。难不成,石温亲临战场?”
&esp;&esp;石温并没有亲临战场,他还在建州大正宫龙椅上坐着。
&esp;&esp;他连下旨意给石腊,督战。
&esp;&esp;石腊就上本要兵马,要粮草,要军械。
&esp;&esp;粮草,军靴都容易。
&esp;&esp;更多的兵马,这让石温心头的打鼓。
&esp;&esp;“朝廷三分之二的兵力都给他,由他一人调配,他怎么还问朕要兵马。”
&esp;&esp;“前线战事吃紧。大殿下坚守防线,让北周大军寸步难进,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伤亡惨重。请陛下发兵增援大殿下,否则防线怕是坚守不住。届时,建州危矣啊!”
&esp;&esp;石温不置可否。
&esp;&esp;“此事朕自有主张,你先退下。”
&esp;&esp;继续发兵支援前线,非同小可,岂能因为石腊一本奏疏就做决定。
&esp;&esp;关键是……
&esp;&esp;石温心头隐约不安。
&esp;&esp;他是武将,太清楚前线武将的心思。
&esp;&esp;要兵马,要支援,别管能不能用上,先要过来再说。
&esp;&esp;要来更多的兵马,就成了武将手中的筹码。
&esp;&esp;之后无论是继续打,还是退,可谓是进退自如,全凭心意。
&esp;&esp;兵马就是依仗,就是底气。
&esp;&esp;已经给了三分之二的兵马给石腊,剩下的兵马,石温不敢给啊!
&esp;&esp;要是打退了北周兵马,一切好说。
&esp;&esp;要是打了败仗,之后就怕发生不堪言的事情。
&esp;&es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