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不离不弃(二更)(1 / 3)
&esp;&esp;二月……
&esp;&esp;建州城外,漫山遍野的绿,这里的春天来的格外早。
&esp;&esp;大周兵马,围困建州城。
&esp;&esp;大军就在城外安营扎寨,修建房屋,拓宽道路,貌似是要在此安家一般。
&esp;&esp;更令人稀奇的是,城外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集市。
&esp;&esp;附近乡民挑着自家种的农产品,来到军营附近,同大周的士兵做买卖。
&esp;&esp;咦!
&esp;&esp;没事?
&esp;&esp;安全?
&esp;&esp;和大周兵马做买卖,童叟无欺,给钱爽快,又不讨价还价。
&esp;&esp;貌似安全也没问题。
&esp;&esp;这么好的事情,岂能错过。
&esp;&esp;有人开头,后面就会有人越来越多的乡民跟着一起卖农产品。
&esp;&esp;小商小贩们观望了一阵子,确定没危险,也开始挑着担子来到军营附近,自发形成的集市做买卖。
&esp;&esp;一段时间后,甚至,连一些走南闯北的商贾,也开始参与这场盛宴,赚取士兵们手中的钱财。
&esp;&esp;“那些大头兵的钱好赚!”
&esp;&esp;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心得体会,为付钱爽快的大周军点赞。
&esp;&esp;“大周兵马,军饷给的及时。那些大头兵,平日里也没个消遣,拿了军饷趁着难得轮流休假的机会出来,肯定是大肆开销。”
&esp;&esp;“当兵的都不知道攒钱,有多少花多少。”
&esp;&esp;“这样才好,否则我们哪有生意做。”
&esp;&esp;“大周的退伍兵待遇好,没多少后顾之忧,自然可以敞开了花钱。”
&esp;&esp;有小商小贩发出一声感慨,“真希望这仗,能够一直打下去。”
&esp;&esp;真心的!
&esp;&esp;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如此盼望。
&esp;&esp;军营多驻扎一天,他们就可以多做一天生意,简直不要太爽。
&esp;&esp;至于大楚江山会如何,石家满门如何,朝堂上的高官老爷们会不会丢掉性命,这些都不重要。
&esp;&esp;市井小民们,只关心当下的生活。
&esp;&esp;而且……
&esp;&esp;北周大军围城,并没有发动猛烈地攻击。
&esp;&esp;更多只是围困,而不是攻打。
&esp;&esp;建州城只出不进。
&esp;&esp;为何?
&esp;&esp;因为萧逸分兵数路,正在一步一步,一个州府接一个州府,一个郡县接一个郡县的攻城略地。
&esp;&esp;他在蚕食南楚除开建州城以外的其他地盘。
&esp;&esp;等到拿下南楚全境,解决地方上的反抗力量,建州城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
&esp;&esp;燕守战曾问他为什么不先攻打建州城,之后才开始辐射南楚全境?
&esp;&esp;他的理由很充分,“建州城城高墙深,强行攻城,势必会付出惨痛代价。每一个士兵的性命都很宝贵,何不留有用之身躯到地方州府建功立业。
&esp;&esp;再说了,石温早就在城内备下充足的粮草军械,至少能支撑两年时间。两年啊!
&esp;&esp;两年时间,大军就耗在这里,何其荒唐。先拿下南楚各地地盘,最后再来解决建州城,还能就地取粮。”
&esp;&esp;“算你说的有理。”
&esp;&esp;萧逸地安排合情合理。
&esp;&esp;燕守战完全赞同,先地方后京城的策略。
&esp;&esp;但是……
&esp;&esp;他内心是极度不爽。
&esp;&esp;因为,他要杀石温的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
&esp;&esp;他望着高深的建州城城墙,“未必需要两年时间。现在建州城只出不进,老夫听闻已经有小官吏带着全家偷摸摸跑出城。此事若是真的,估计再等半年,石温的朝廷就得完蛋。”
&esp;&esp;“的确抓到几个偷摸跑出来的小官吏。在权贵豪门没出城之前,半年结论为时过早。”
&esp;&esp;燕守战哈哈一笑,“不要将敌人想得太强大。南楚大部分的兵马都被石腊带走了,石温手头上只有有限的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