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进宫(2 / 3)
esp;&esp;“公公说的哪里话来!”张佳木笑吟吟道:“你我一见如故,真是兄弟一般,要是说这种话,可就太见外了!”
&esp;&esp;蒋安年纪不大,三十来岁,是皇帝年幼时使出来的,张佳木在宫里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盟友,和曹吉祥攀不上,人家在外头掌兵权,侄儿义子都封了伯爵,在乎他这么一袋金瓜子?
&esp;&esp;刘永诚,早年就掌御马监,侄儿刘聚封了都督,也是在外头有庄园有外宅的大太监,和他,也是攀不上。
&esp;&esp;倒是蒋安,不是太上皇复位,就是一个奉御小宦官,听说太上皇复位之前,蒋安一直在玄武门当差,那是最苦的差事。
&esp;&esp;每个月十四那天,玄武门大开,无数的净军宦官赶着粪车到玄武门来掏粪,清理垃圾,真真是臭不可闻,当这个差的,都是在宫里黑透了的宦官。这会儿蒋安刚发达,正是缺钱使的时候,俗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正是斯理。
&esp;&esp;“那我就多谢谢你了!”蒋安也没太客气,眉开眼笑的把那袋金子塞在怀里。想了一想,便向张佳木道:“有些晚了,但还不碍,还没到宫门上锁的时候,你且等着,我替你去回。”
&esp;&esp;张佳木含笑答应了,就背着手在宫门里头等着。没过多久,蒋安匆忙而回,脸上神情很不好看。
&esp;&esp;他道:“兄弟,今天能不见,是不是就不见?”
&esp;&esp;“怎么了?”张佳木很关切的问道:“御驾不在大内里头?”
&esp;&esp;“倒不是!”蒋安答说:“圣驾这会子在文华殿,不知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在万岁爷面前嚼蛆,皇上这会子倒是想起来考较小爷的功课,瞎,你知道,小爷这几年谁管他的事,有时候衣裳都要补着穿,你想,这功课能好么?”
&esp;&esp;宫中规矩,对太子例称为小爷,张佳木一听就是懂了。其实这位小爷,也就是后来的宪宗皇帝,书法很能看得,特别是一笔画画的犹为出色,最为有名的就是那幅《一团和气图》构思精巧,御笔从容大气,是盛世气象,很为后世名家称道。
&esp;&esp;这些张佳木当然不懂,不过太子的书画很出色,这个他略有所闻。因此便向蒋安问道:“是叫背书吧?”
&esp;&esp;“是啊!”蒋安愁眉苦脸的答道:“你想,小爷有口吃的毛病,越紧张,越口吃,这会儿万岁一脸不自在,你去了,恐怕……”
&esp;&esp;“不碍事!”张佳木心道:“就是他脾气不好才更有效。”
&esp;&esp;但也不能同蒋安直说,当下只是笑道:“我去了,帮小爷说两句话也好。”
&esp;&esp;“也是!”蒋安也转为赞同,锦衣卫和太监比,好比半个家奴,也算是内廷很亲近的对象,张佳木和皇家的关系向来亲近,就更好说话了。
&esp;&esp;因此蒋安带头,一群小内侍站在左右,因为是考较太子,所以皇帝就在太子正殿的文华殿里,这里是太子召见自己的属臣,学习和活动的地方,寝宫则是在文华殿之后。
&esp;&esp;距离很近,没多会功夫就到了文华殿外,蒋安去通传,张佳木就在殿阶下等候。
&esp;&esp;皇帝在内宫中活动,驾子也小不了,随侍的太监和低品宦官很多,都是元青色或青色的曵撒,头上是山字型的乌纱帽,脚上白皮靴,还有些太监拿着铜头的拂尘,虽然没练过葵花宝典,但几斤重的铜拂尘打在人头上,一样能要人命。
&esp;&esp;除了武官之外,太监也负有保卫之责,算是最后的防线吧。
&esp;&esp;“圣上口谕,叫张佳木进来!”蒋安再出来时,却是公事公办的嘴脸了,在殿阶平台上宣了口谕,转身就又进去了。
&esp;&esp;张佳木微微一笑,知道这是太监变相的提醒,这会儿,皇帝情绪可不大妙。
&esp;&esp;进了殿,免冠唱名叩拜,等他起来时,看到朱祁镇坐在大殿正中的宝座上,上头横额一匾却被取了下来,放在宝座边上。
&esp;&esp;张佳木会意,知道宫中正在清除一切景泰年间的痕迹,这些大殿的匾额只要是景泰年间所题写的,一律取下重写。
&esp;&esp;文华殿的这处匾额还是景泰三年换太子时请大学士王文题写的,字很漂亮,但这会被丢在地上,臭狗屎一般。
&esp;&esp;他心中一动,知道救援眼前满脸通红,眼角带泪的太子已经算是有办法了。
&esp;&esp;见他进来,朱祁镇的脸色也是和缓了一些。太子朱见深更是见了援兵一般,可怜巴巴的看向张佳木。
&esp;&esp;侍立在一边的万氏宫女更是一脸期盼,张佳木多智之名已经很深入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