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四章 局势未定(3 / 4)

加入书签

,但是王敦的事情,可还没解决。

&esp;&esp;这个王敦,就像是一根刺一般,扎在他心窝里面了。

&esp;&esp;这益州会乱,其中固然有许昌的齐王的因素,但是这直接因素,却是因为这个王敦。

&esp;&esp;“大内官。”

&esp;&esp;“啊?奴婢在。”

&esp;&esp;大内官方才在神游九天,现在被皇帝司马遹突然叫了一声,这魂都被叫回来了。

&esp;&esp;“去将中书侍郎叫过来。”

&esp;&esp;中书侍郎?

&esp;&esp;叫王敦?

&esp;&esp;王生看着皇帝司马遹的这个架势,便知道他可能是要对王敦下手了。

&esp;&esp;“陛下,还是先等一下罢。”

&esp;&esp;“先回来。”

&esp;&esp;王生这句话一说,司马遹也将大内官招了回来。

&esp;&esp;“爱卿此言何意?”

&esp;&esp;司马遹眉头微皱,一脸狐疑的看着王生,就像是判官看着监牢里面的犯人一般。

&esp;&esp;“陛下,可是要向中书侍郎问罪?”

&esp;&esp;“是,这益州的羌氐,便是中书侍郎留下来的,朕手上,还有益州刺史耿滕,梁州刺史罗尚的两封奏章,爱卿可要看一看?”

&esp;&esp;“此事或许是中书侍郎做的,但据臣所知,中书侍郎也是为了控制益州的羌氐,一如曹魏故事,只是其中出了点岔子而已。”

&esp;&esp;“爱卿这是在为中书侍郎辩护?”

&esp;&esp;皇帝这句话,已经说明他心中有些不悦了。

&esp;&esp;“臣非是为中书侍郎辩护,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即便是中书侍郎不接纳这些羌氐,这些羌氐也会作乱,这些羌氐就像是山匪一般,官员将其招安,但却招安失败了,中书侍郎确实是有罪,但是陛下若是重罪处罚,非常不合适。”

&esp;&esp;“如何不合适?”

&esp;&esp;这太极殿中也没有什么外人,即便是有外人,王生接下来要说的话,也并非是什么机密的言语。

&esp;&esp;“请问陛下,中书侍郎是何身份?”

&esp;&esp;“出身琅琊王氏。”

&esp;&esp;“不错。”王生轻轻点头。

&esp;&esp;“不仅是出身琅琊王氏,之前,也是太子宫的老人,便是看在往昔的情分上,陛下都不应该重罪,况且,陛下现在要对付的是齐王。”

&esp;&esp;王生此话一说,司马遹果然沉默下来了。

&esp;&esp;王生知道皇帝司马遹是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esp;&esp;“中书侍郎出自琅琊王氏,而琅琊王氏如今在朝中权重,陛下若是重罚中书侍郎,势必会交恶琅琊王氏,对付齐王,自然是要朝中众志成城的,陛下也不喜欢朝堂之内,还有阻力,可是?”

&esp;&esp;沉默,皇帝司马遹还是沉默。

&esp;&esp;“陛下此时会感觉有些不悦,但这不悦,还是得忍一下,等到齐王被陛下除去的时候,再来翻这个旧账,或者说干脆让中书侍郎将功补过,也未尝不可。”

&esp;&esp;片刻,亦或者是有些时间之后,司马遹终于是点头了。

&esp;&esp;“你说得对,方才是朕想得太少了。”

&esp;&esp;现在既然是要对付齐王了,这自家的大本营,自然是不能让他乱起来的。

&esp;&esp;“那中书侍郎,朕便不去找了,但朕不去找,便不代表朕不怪罪他。”

&esp;&esp;“自然,陛下也可以责罚中书侍郎,但只是轻罚,陛下既舒心,也能让中书侍郎之后行事恭敬谨慎一些。”

&esp;&esp;“恩。”

&esp;&esp;司马遹轻轻点头,但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心不在焉的。

&esp;&esp;这个轻罚,根本是难解他的心头之恨的。

&esp;&esp;“中书侍郎的鸟事,我们先不说了,这去许昌练兵,爱卿可有推荐的?”

&esp;&esp;推荐?

&esp;&esp;王生轻轻点头,说道:“这去许昌练兵的人,自然得是军中之人,不能是朝中文臣,若是陛下派遣朝中大臣去练兵,便是会显得非常突兀,恐怕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陛下所为便是许昌,而非是练兵,这领兵之人,职位不能太高,但职位不高是不高,但得有能力,齐王在许昌,恐怕是早有准备的,若是一个草包前去领兵,恐怕只是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